
我想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有位朋友推薦給我的
其實它是個三部曲,也是主要吸引我的地方
《愛在黎明破曉時》 (Before Sunrise, 1995)
《愛在日落巴黎時》 (Before Sunset, 2004)
《愛在午夜希臘時》 (Before Midnight, 2013)
有發現嗎?每一部曲真的都隔9年,9年真的是一個說長不長但也不短的時間啊!
但導演Richard Linklater就以和故事中男女主角9年未見的故事一般,現實拍片也真的隔了9年
還真的可以在男女主角的臉上看見歲月改變
並且使用黎明 日落 午夜 來隱喻感情和歲月的改變
本來的人在人生的每一階段觀念都有所不一樣
今天看了第一部曲,片中女主角Celine在火車上因為換位子而認識了男主角Jesse,二人就開始聊得停不下來
像是在同個頻率般,也更像是命運注定般...Celine還跟著Jesse下車,兩人同遊了維也納一天
但也就因為那一天兩人的生命有點小改變...或許是大改變
這部曲也就只是呈現那不平淡但也平淡的一天,兩人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談人生談感情~
Celine: 奇蹟就是找到一個能完全理解自己的人,但她知道這很難甚至不可能,但誰又在乎呢,答案一定在每一次的嘗試之中
Jesse:愛只是兩個不知如何獨處的人互相蒙蔽
一天之中兩人去了許多地方,在別離的前一刻兩人相約半年後見
但特別的是兩人同樣的討厭現代的科技,他們覺得科技使人疏離,所以決定做一個實驗
不留電話,不寄信,就約半年後同地點相見....但誰能保證?
離別後鏡頭同樣掃過兩人在前一晚所有去過地方的場景已空空如也
同樣的景色少了人似乎變得沒意義了 !
Jesse搭了飛機回去美國
Celine搭了火車回去巴黎
身為第三者的我,在看完第一部曲未看第二部曲前
設身處地的和他們一樣想著離下一次見面要等多久.....?
兩個有各自的生活或許一輩子再也見不到?
這部片另外有提到或許人每天相處在一起到最後真的會厭惡了對方的習慣
那分開或思念或許真的是感情的必需品~
第二部曲待續.....:)